各市(州)科协: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办公厅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精神,推动2022年贵州省中小学第十五届“贵青杯”教育活动,探索建立中小学校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教育模式,培育青少年科技人才的成长。由省教育厅、省科协、省关工委主办,省教育厅关工委、省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贵州师范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承办,云岩区教育局协办,贵州省第四届青少年人工智能竞赛将于近期举办。
现将《贵州省第四届青少年人工智能竞赛方案》(见附件)印发给你们,请按照竞赛方案要求,积极组织队伍参加比赛。
附件:贵州省第四届青少年人工智能竞赛方案
附件
贵州省第四届青少年人工智能竞赛方案
一、竞赛宗旨
竞赛以“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彰显公益普惠风尚、助力深化教育改革”为宗旨。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原则,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崇尚科学的好少年。
二、竞赛主题
科技强国·未来有我
三、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贵州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承办单位:
贵州省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贵州师范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贵州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四、竞赛分组
竞赛分小学、初中、高中(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段进行。全省各地在校学生均可以个人或团队方式参加,大赛坚持自愿参加原则,对符合条件的学生平等开放。每名参赛学生只限参加一个赛项。
五、竞赛项目
(一)i语言
(二)人工智能基础算法赛
1、图形化编程
2、Python编程
3、C++编程
(三)人工智能机器人竞技挑战赛
1、积木类无人驾驶挑战赛
2、无人驾驶竞速赛
3、无人机自动巡航与定点降落竞赛
(四)人工智能开源硬件创作赛
(五)人工智能NOC专项赛:www.noc.net.cn
1、编程赛道:Coding创意编程、AI创新编程、编程马拉松、创客智慧编程、童程未来人工智能编程、原创未来编程、加码未来编程、软件创意编程、创新思维编程
2、人工智能赛道:AI天工造物、Robo Genius智造未来、AI创想家、智能驾驶、AI未来科学家、ENJOY AI、AI少年工程师
3、设计赛道:数字艺术作品创作、北斗时空智能作品创作、3D智能作品创作
4、竞技赛道:人形机器人任务挑战、TAI智能车挑战、WER工程创新、狙击精英、智能餐饮机器人、机器人越野、水中机器人探索挑战、APM星球大战、智能无人机、智能园艺家、FEG智能车、多元创新
(六)第二届(2021—2022学年)少年硅谷——全国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http://www.cngef.org.cn/
1、智绘生活编程科创赛
2、火星环境探测挑战赛
3、开源硬件应用设计挑战赛
4、RA-极限冰壶
5、 “走进未来”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竞技赛
6、海洋探索行动
7、创意天梯挑战赛
8、乐思乐创-人工智能创意作品赛
9、AI算法竞技赛(线上)
10、中国风创意编程赛(线上)
11、太空探梦挑战赛(线上)
六、竞赛规则
详细竞赛规则将公布在贵州省第四届青少年人工智能竞赛官方网站:https://www.i3done.com/、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网站:https://www.noc.net.cn/、第二届(2021—2022学年)少年硅谷——全国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网站:http://www.cngef.org.cn/、人工智能竞赛QQ群:479993135。
七、疫情防控下的组织要求
现场活动举办地需为我省新冠疫情低风险地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分赛区及赛项在现场集中竞赛;新冠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可以结合疫情情况,分赛区及赛项在线上开展相关竞赛。
各市(州)结合情况落实赛事组织机构、赛场地规划、竞赛设施组织。
八、竞赛步骤
新冠疫情低风险地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组织不超过50人的情况下举行线下集中培训;新冠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可以结合疫情情况,开展线上相关培训。
1、省级骨干教师线上培训
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由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安排,每个市(州)教育局、科协派出10名科技辅导员参加线上培训,并指定一名参训人员作为市(州)教育局、科协竞赛活动联络人员。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的目的让市(州)科协了解竞赛性质、竞赛内容、赛事组织以及竞赛方法。培训具体时间详见QQ群:479993135和www.i3done.com社区;
2、市(州)骨干教师培训
新冠疫情低风险市(州),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由各市(州)科协组织,大赛组委会派出培训专家“送培到市(州)”,各市(州)教育局、科协从辖区学校选派不超过50名中小学(含中职、职高)教师在所在市(州)确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线下集中培训;
新冠疫情中高风险市(州),可以结合疫情情况,开展线上相关培训。由各市(州)科协组织,大赛组委会派出培训专家开展“线上送培到市(州)”,各市(州)教育局、科协从辖区学校选派中小学(含中职、职高)教师在所在市州确定的时间,在各自学校或单位参加线上培训,让广大老师了解竞赛性质、竞赛内容、竞赛规则以及竞赛方法,学习讨论比赛规则,具体培训时间详见QQ群:479993135和www.i3done.com社区;
3、县(市区)教师培训
各县(市区)科协根据自己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组织县级培训,若需要,县(市区)科协向大赛组委会提出申请,大赛组委会安排培训老师“送培到县(市区)”。
新冠疫情低风险县(市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由各县(市区)科协组织,大赛组委会派出培训专家“送培到县(市区)”,各县(市区)教育局、科协从辖区学校选派不超过50名中小学(含中职、职高)教师在所在县(市区)确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线下集中培训集中;
新冠疫情中高风险县(市区),可以结合疫情情况,由县(市区)科协组织,大赛组委会派出培训专家开展“线上送培到县(市区)”,各县(市区)教育局、科协从辖区学校选派中小学(含中职、职高)教师在所在县(市区)确定的时间在各自学校或单位参加线上培训,让广大老师了解竞赛性质、竞赛内容、竞赛规则以及竞赛方法,学习讨论比赛规则,具体培训时间详见QQ群:479993135和www.i3done.com社区;
(二)组织竞赛阶段
1、i语言、人工智能基础算法赛、人工智能机器人竞技挑战赛、人工智能开源硬件创作赛等赛项的比赛时间:
(1)2022年9月前,各市(州)科协、教育局组织地方选拔赛。
(2)2022年10月30日前,线上提交作品,将作品按照要求打包后上传至https://www.i3done.com或发送至邮箱gzrgzn@126.com。
(3)2022年11月10-15日,根据各市(州)教育局、科协组织选拔赛的成绩,按比例公示决赛名单。
(4)决赛将通过现场或者线上决赛形式(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及时调整),具体时间及要求请关注qq群:479993135。
2、人工智能NOC贵州省选拔赛的比赛时间:
(1)2022年4-6月,各市(州)结合本地疫情情况,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规定的报名平台和截止时间内完成报名,分赛区及赛项开展比赛,按组委会确定的竞赛日程组织、实施。
(2)2022年8月,根据“学生自愿、家长同意、交通食宿自理”的原则,推荐获得一等奖学生参加全国总决赛比赛;具体时间及要求请关注贵州省青少年人工智能qq群:479993135。
3、第二届(2021—2022学年)少年硅谷——全国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贵州省选拔赛的比赛时间:
(1)2022年4-6月,各市(州)结合本地疫情情况,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在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统一规定的报名平台和截止时间内完成报名,分赛区及赛项开展比赛,按组委会确定的竞赛日程组织、实施。
(2)2022年8月,根据“学生自愿、家长同意、交通食宿自理”的原则,推荐获得一等奖学生参加全国总决赛比赛;具体时间及要求请关注贵州省青少年人工智能qq群:479993135。
竞赛报名先审核参赛资质,在贵州省疫情处于低风险且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情况下,釆取现场集中的形式进行竞赛。所有参赛人员戴好口罩,进场前进行常规体温检测,合格方能按次序进场。比赛完毕的选手、教练不得在现场逗留。
颁奖人数以实际报名参赛人数为准确定获奖名额,获奖者颁发证书。报名人数少于3队(含3队)的项目,不进行比赛,可进行演示。
1、个人奖项:按照分组分设一、二、三等奖个人奖项:各组实际参加竞赛获有效成绩的前50%队伍参与奖项分配,比例为一等奖10%、二等奖30%、三等奖40%。
2、优秀指导教师奖:颁发给指导学生获得一等奖的老师。
3、优秀组织奖:参照各单位参赛人数、报名项目及获奖者多少,评选优秀组织奖。
4、优秀组织个人奖:颁发给组委会的优秀工作人员以及市(州)、县(区)积极组织学校培训、参赛的项目负责人。
十、管理团队和赛事执行团队
由省科协、省关工委、省教育厅关工委、省科创协会、贵州师范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共同成立贵州省第四届青少年人工智能竞赛组委会。
1、专家团队
由贵州省青少年人工智能竞赛组委会在专家库组建本年度评审专家团队,按要求每届省级大赛更换30%专家人员,对评审专家人员名单执行保密制度。
2、仲裁、裁判员团队
仲裁、裁判员团队由大赛组委会根据赛项需要聘请。
十一、回避方式
封闭式竞赛,选手教练员、指导老师、家长不得入场,以规避竞赛干扰。竞赛记分表由参赛选手、裁判共同认定后签字。
十二、违规处理
大赛所有活动不得向教师、学生收取费用;竞赛环节按规则严格执行,裁判按竞赛规则进行记分判定;竞赛结果进行公示,接受公众及媒体监督。代作代为、弄虚作假等舞弊行为一律取消成绩,承办活动中工作人员违规行为可向省科协、省关工委分管工作及纪检监督部门投诉处理。
十三、其他事项
1、本次竞赛不收取任何费用,作品版权归参赛者本人所有,主办方拥有作品发表、展示、出版、宣传、印刷的权利。
2、参赛队同意和允许举办方获取和收集参赛人员提交的参赛作品(包括提交的源代码),参赛人员同意,举办方有权使用上述参赛作品,包括用于筛选大赛的入围、晋级、人才统计与推荐,及与大赛相关的其他事宜。
3、各参赛单位须做好参赛人员的防疫、交通、卫生、安全等工作并做好应急预案,防止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4、各参赛队参赛费用自理。竞赛期间参赛选手及辅导老师交通食宿等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相关规定报销。
十四、联系方式
贵州省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 邓朝云15285902909
贵州省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 彭 军18585867118
贵州省教育厅关工委 李 洪 13985028598
组委会邮箱:gzrgzn@126.com;
活动QQ群:479993135
十五、本方案解释权归属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