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贵州省地质学会指导、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主办的“首届贵州矿山全生命周期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控论坛暨贵州省地质学会地质灾害与生态修复专委会成立大会”在贵阳召开。来自地矿、有色、煤田、企业、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等单位的200余名科技工作者代表齐聚一堂,在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共商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领域的发展大计。
会场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殷跃平通过线上连线对专委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对贵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殷跃平院士指出,贵州需进一步加强跨区域、跨学科的协作,推动科研成果向工程实践转化,并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监测预警体系,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殷跃平院士线上致辞
授牌仪式上,贵州省地质学会向专委会支撑单位——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授牌。专委会的成立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共享的学术平台,汇聚全省乃至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顶尖智慧,助力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
授牌仪式
学术交流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地质灾害预测、生态修复技术及矿山安全防控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分享了许多前沿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为贵州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下一步,贵州省地质学会将继续发挥科技社团人才荟萃的优势,为贵州矿山地质灾害预测预警、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提供科技服务支撑,助力“富矿精开”战略实施,服务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特色科技强省建设。
贵州省地质学会供稿
责任编辑:刘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