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第三届溪山国际生物医药论坛暨2025黔粤港澳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贵阳开幕,百余名来自黔粤港澳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药民族药创新研究、药食两用资源开发及大健康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由贵州省科协、贵州大学主办,是院士专家援黔行动——民族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之一,此次系列活动包括调研和学术会议两部分。
黔粤港澳专家在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调研
8月11日至12日,部分黔粤港澳专家学者深入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神奇药业有限公司、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贵州苗氏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瑞和制药有限公司调研,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政策及科技问题“把脉开方”。
贵州是全国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拥有6300余种中药材资源,民族医药特色鲜明。近年来,贵州聚焦规范化种植、精深加工、科技研发等关键环节,加速构建中医药全产业链体系,使中医药产业成为驱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研讨会开幕式上,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贵州省民间中医中草药发展促进会会长左定超表示,贵州有着丰富的中药民族药资源和深厚的民族医药文化底蕴,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双方在中医药领域合作空间巨大。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在贵州多走一走、看一看,为贵州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研讨会现场
贵州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杨泳滨说,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在联合科研攻关、成果高效转化、标准互认互通、市场协同开拓等方面,推动一批实质性合作项目落地生根。省科协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搭建协同创新平台,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全力服务好国际国内科技交流与合作。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郝小江,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朱依谆分别以《植物化学生物学研究实践与探索》《精准药学和炎症、免疫新机制:from bench to bedside》为题作主旨报告。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与会专家学者将聚焦中药化学成分及质量分析、中药药理及功能产品开发等主题进行分论坛讨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