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毕节市2025年全国科普月“百场科普 燃动毕节”活动新闻发布会顺利召开。毕节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相关学校、医院以及各县(市、区)科协相关负责同志参加。
在新闻发布会上,毕节市科协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张敏介绍,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毕节市以“百场科普 燃动毕节”为主题,精心策划了“科普格局促发展”成员单位联合行动、“科普骑兵下基层”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科普信息化 全域科普行”线上科普宣传等十大系列百场重点活动。这些活动旨在集中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创新发展。活动内容涵盖健康、教育、农业、工业、文化、安全、环保、气象等多个行业领域。组织单位包括党委政府部门、群团组织、学校、医院、科研院所、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等。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参观体验、科普讲座、科学实验、农技培训、科技赛事、健康义诊、知识问答、演讲展示、演练实践、科普创作、展映展播等。活动范围覆盖全市9个县(市、区),服务对象涵盖青少年、农民、社区居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每一项系列活动都包含若干子活动,总计超过100场重点活动。
在答记者问环节,毕节市科协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张敏、毕节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海林,毕节市市委宣传部新闻媒体联络服务中心副主任颜炎培就“百场科普燃动毕节”活动与以往的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区别、推动科普资源下沉基层的具体举措、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特色活动安排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据介绍,“百场科普 燃动毕节”活动与以往的全国科普日活动相比,参与主体与组织力度有所不同,更强调协调联动;活动规模与触达深度有所提升,更注重广泛覆盖;资源整合与服务内容更为丰富,更突出融合创新。在推动科普资源下沉基层方面,将依托流动载体打造“移动的科技馆”,组织专业队伍开展科普惠民服务,创新数字手段实现“云端的覆盖”。本次活动中,为全市青少年精心策划了“沉浸式、启智型、全方位”的科学之旅,主要特色活动包括“走进一场盛宴、体验一次研学、加入一支队伍、感受一种精神”四大板块。通过一系列有温度、有深度、有趣味的活动,为毕节青少年开启科学之窗,铺就创新之路,培养他们努力学习、勇于创新,未来投身科技强国建设的远大志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