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方科协
黔南州科协线上线下科普融合走“新”又走“心”
来源:黔南州科协 作者: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
字号:

近年来,黔南州科协积极拓展科普渠道,推动线上线下科普融合,走“新”又走“心”,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作用,促进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拓展线上科普渠道,切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优势,依靠线上科普走“心”,更加便捷、高效地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学生观看“天眼课堂”线上科普讲座

“天眼课堂”持续深化。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线下科普活动遭遇诸多限制的情况,依托“中国天眼”天文科普资源,适时推出“天眼课堂”线上系列讲座,倍受学生、家长和科技爱好者的喜爱。自2022年开课以来,先后邀请专家、教授等开展“天眼课堂”线上系列讲座14期,累计收看量达28万人次。《“天眼课堂”唤起基层科普梦》获评2023年贵州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工作优秀案例,人民网作了报道。

“黔南微科普”不断发力。依托“黔南微科普”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贴近生活、内容丰富的科普知识和各地科协工作动态等内容,直播各类州级科技竞赛和科学家精神演讲大赛等活动。同时,利用电视、村村通“小广播”、融媒体等平台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实现了科普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

“科普中国”有序推广。支持各县(市)科协、高校科协开展“科普中国”app使用推广活动,让科技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制作“科普中国”app使用推广宣传资料、小视频等,利用公交车车载视频系统、科普活动等方式向群众宣传,指导群众注册“科普中国”信息员,2024年“科普中国”app新增注册6600余人。

“科普信息化工程”深入实施。围绕茶产业技术、应急救护、安全常识等内容制作各类科普小视频向外宣传播放。举办线下茶产业科普培训和全州科协系统科普信息化工作培训,并为各县(市)科协配备摄像头、云台视频直播等设备。

网络赋能传统科普增强新动力。积极推进传统科普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提升科普工作效率。龙里县以县、乡、村三级应急广播为抓手,“科普小广播”搭载县应急广播系统,建成终端近1000个,覆盖50%左右的农村人口;罗甸县利用乡村“小喇叭”宣传卫生健康、食品安全等科普知识,覆盖人口20余万人。

“爱护天眼·你我同行”线下科普系列活动现场

二是抓实线下科普活动,打通科普传播“最后一公里”

通过党建带科普、创新志愿模式、搭建科普宣传新平台等方式,依靠线下科普走“新”,深入学校、社区、企业等开展科普活动,利用科普表演秀、科普大篷车、科普宣讲等形式,为公众提供便捷、丰富、有趣的科普知识和体验。

构建全州“大科普”格局。科协、宣传、教育、卫健、科技等部门联动,先后举办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同心并进·情满黔南”科普活动等。各县(市)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种类丰富、特色鲜明的科普活动,形成“大科普”格局。都匀市制作王小谟院士专题纪录片,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福泉市围绕磷化工主导产业,联合开展产业工人培训,助推企业创新发展;龙里县开展农技、健康、科学等志愿服务,不断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培育打造科普新品牌。依托资源优势,加强科普基地建设。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等3个基地入选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累计接待游客量超过60万人次。都匀市、福泉市、龙里县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培育选树科普先进典型,《依托国之重器FAST科技资源做好天文科普》入选全国人大科普法执法检查组典型科普工作案例、龙里县“德行龙里·农技加油站”科技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创建党建带动科普新办法。立足科协“四服务”职责定位,创建“科普先锋”党建品牌,州科协党员干部职工带头开展科普活动50多场,受益群众超过5万人次,机关和干部职工获各类表彰认定达40项,连续两年被中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和企业科普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组织开展科普大篷车“百场行动”和“大篷车民族学校科普行”科普志愿服务活动,2023年以来,全州开展大篷车走基层240多场次,惠及群众11万人次。此外,还联合省地矿局地质矿产中心实验室围绕“富矿精开”开展“地质科普”、联合贵州师范大学开展“天文科普”、州县(市)联合开展“爱护天眼·你我同行”专项科普以及联合广西、贵州、湖南三省(区)科技馆开展毗邻民族地区科普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

拓展科技赛事新赛道。坚持以赛为媒、以赛促学,全州参赛学生近3万人,让青少年在参与竞赛中提升科学素养。先后承办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贵州赛区总决赛等赛事。举办黔南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贵青杯”系列竞赛和全省物理、化学、数学奥赛黔南赛区竞赛等。参与举办少儿手绘地图大赛、卫生科普知识大赛等。(张加鸿 审核:刘宇)

黔南州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赵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版权保护

主办单位: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宣传文化部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268号 邮编:550002 电话:0851-85832225

电子邮箱:gzkx2020@126.com 黔ICP备2020009546号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07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