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王季石:誓把贵州血液学“搞出名堂”
编前语
2021年12月9日,贵州发布2021年全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25名来自科研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荣获2021年贵州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即日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将推出全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系列报道,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榜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学习最美、争当最美,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投入科研生产一线,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去年,全球学者库发布全国血液病专家学术影响力百强排名,王季石名列全国第35名、西南地区第1名。
王季石是2021年全省“最美科技工作者”、贵州省血液病研究所所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他把贵州血液学科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全省血液病诊疗水平不断提升。
上世纪九十年代,留学美国的王季石在血液学科领域展现出的天赋和成就受美国看重,开出绿卡和高薪等诱人条件,希望他留下。
但王季石拒绝了他们的邀请,“我的根在中国,要回去!”
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一腔报国志和顺从内心的真实意愿,王季石回到贵州,回到培育他的摇篮——贵阳医学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彼时,贵州血液学领域几乎是“一张白纸”:没有人才、没有资金、没有实验场所……
从一无所有起步,王季石带领全科人员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埋头干,克服艰难险阻誓要把贵州血液学“搞出名堂”。
实验室里的日复一日、临床科室的年复一年,汗水、泪水、苦水相互浇灌。终于,在王季石团队的努力下,一项项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使贵州血液疾病的治疗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季石说,尤其是在过去5年里,他和团队开创了贵州血液病治疗的多项第一:首例血缘性和非血缘关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首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首例微移植、首例CarT移植等。同时,贵医附院血液科综合实力在复旦排名连续5年居西南医院专科声誉前三,年收治血液病患者占全省一半左右。
为提升全省血液学学术影响力,王季石还每年应邀参加美国血液学年会(ASH)、欧洲血液学协会年会(EHA)等国际学术会议交流,特别是在2016年至2018年,连续3年在ASH年会上展示8篇墙报,引起国际参会人员关注,这个成绩在全国血液科中非常少见,彰显了贵州在血液学术研究的前沿性。
此外,自担任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以来,王季石致力于打造贵州省一流学科,在工作中大量引进人才,并鼓励本科人员进修博士、博士后,建立学科人才梯队。目前招收血液科在职博士10余人,临床中领先大量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白血病患者等新技术,引领全省血液病诊疗工作,学科科研水平得到快速发展。